2025-03-17
全羅南道和順郡白鵝面玉里街14-21
同福川上游的滄浪川邊,有約7公里長的赤壁絕景,其中又分為同福水壩上游的赤壁(Norumok赤壁)、寶山里赤壁、滄浪里赤壁、勿染赤壁四個區域。赤壁為秀麗的自然景觀,十分雄壯,令人讚嘆,在同福水壩落成前,自古以來就極為著名的名勝景點。這片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數百尺斷崖絕壁,其地名由來可追溯至1519年己卯士禍後。當時被流配到同福的崔山斗(號新齋)看到這片景色,聯想到蘇東坡的赤壁賦,所以把這裡命名為赤壁。連朝鮮末期的流浪詩人金笠(原名金炳淵),也在此停止流浪生涯,直到過世為止。
1985年同福水壩竣工,備受許多騷人墨客喜愛的Norumok赤壁因而被水淹沒,約有25公尺的範圍就此藏於水中。此外,於1807年(純祖7年)3月13日在京畿道楊州市出生的流浪詩人金笠(1863年4月29日逝世)的初墳地也曾建於此處(3年後其遺骨由次男帶回寧越安葬),而他生前在此懷念故鄉寧越的位置,如今也新建了一座望鄉亭以茲紀念。
2024-02-23
慶尚北道鬱陵郡北面玄圃里
矗立於鬱陵島北部海上,距離鬱陵島約500公尺的岩石,高50公尺,外觀酷似大象,因而得名「象岩」。其原是火山噴發出的熔岩在冷卻後形成的岩石,長年以來受海浪侵蝕而產生大象身體與鼻子之間的空洞。
2025-08-14
慶尚北道鬱陵郡西面台霞燈塔街188
位於鬱陵郡西面台霞里西北側,待風坎峭壁上方的燈塔,於1958年設立。隨著鄰近海域與獨島漁場作業的船隻增加,以及從韓國東海岸行駛至日本潛水海域的船隻數量增加,為了安全而設置了這座沿岸標誌設施。這裡也是鬱陵郡地區首座有人駐守的燈塔,2003年10月,安裝了以韓國技術開發而成的稜鏡迴轉式大燈,最近又針對老舊的設施進行維護。前往燈塔的路有台霞里黃土窟旁海岸峭壁的鐵梯,或黃土窟前方斜斜的水泥路,當成散步路線,步行約30分鐘即可抵達,也可選擇搭乘單軌列車。台霞單軌列車是能一覽鬱陵島祕境的觀光單軌列車,從台霞港至台霞香木之山頂,全程約需6分鐘。
2020-02-25
慶尚北道鬱陵郡鬱陵邑竹島街52
+82-54-790-6454
竹島是位於鬱陵島苧洞港東北方4公里處、道洞港東北方7公里處的島嶼,島上有居民,從道洞港可搭船前往,是前往鬱陵島的旅客必去的小島之一。竹島上沒有水井或地下水,故需盛接雨水作為飲用水,故家家戶戶門前都排有許多大水桶。
2024-12-24
慶尚北道浦項市北區竹長面樹木園路647
+82-54-262-6100
2001年9月17日開幕的慶尚北道樹木園是韓國國內面積最大的樹木園。這裡栽種了許多鬱陵島植物來重現鬱陵島的獨特生態。除此之外還有高山植物園、針葉樹園等24種園林。
2022-11-18
首爾特別市恩平區鷹岩路172
「獎忠洞有豬腳,清進洞有解酒湯,而提到鷹岩洞就是馬鈴薯排骨湯了」
在鷹岩洞大林市場附近的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街,梨花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將軍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鄉下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大林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等店家林立,不論選擇那一家都一樣美味。
這裡販售的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始於1980年中期,大林市場的餐廳把豬骨高湯加上馬鈴薯、乾菜等食材煮成了現在的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因為人氣很旺,所以後來別的地方也開始賣起了這項料理,如今已經是韓國無處不在的代表美食了。
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會這麼受歡迎,除了價格便宜之外,也因為主材料之馬鈴薯及豬肉都是很好的養生食品。馬鈴薯富含蛋白質及礦物質、維他命C、必須氨基酸等,而且在調料過後維他命C也不會被破壞。豬肉即可以預防成人病,並有排毒的功效。
雖然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已經非常普遍,但是這裡的滋味是別的地方都學不來的,連續煮好多年的豬骨和馬鈴薯高湯,加上每天現做的蘿蔔塊辛奇等小菜,如果想要品嚐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的始祖就一定要到這裡來。
鷹岩洞馬鈴薯排骨湯雖然也是一種正餐,但也非常適合下酒,所以晚上來的客人更多。吃剩的湯還可以加入白飯做成炒飯。
2020-04-02
江原道楊口郡海岸面
+82-33-480-2675
加七峯地區被海岸盆地西北邊的盆地所包圍,外圍皆是高聳的山群。這樣的地理環境在韓戰當時,成為難以突破的地區。北韓軍在此設立了堅固的防禦陣線,雙方有了激烈的砲火衝突,但南韓軍相較處於劣勢。南韓在第5師閔耭植準將,與第27連隊長兪義濬大校等人指揮下發動攻擊,而北韓亦聯合眾多連隊反擊。至8月31日,在經過完整地偵查與布局,北韓軍終於在南韓軍強烈的攻擊下後退。但之後仍發生數次砲戰與肉搏戰,雙方始終僵持不下。最終南韓軍終於完全佔領此地區,與美軍及外國部隊共同守衛,而這裡就是所謂的加七峯地區戰爭遺址。
2022-08-10
慶尚南道河東郡岳陽面平沙里
蟾津江穿越峽谷流淌,沖積成大片原野,也吸引許多人在此聚集形成村落並創造文化。寬闊的原野孕育了生命,而在此生長的稻米與大麥也讓眾多生命得以繼續傳承下去。在全長五百里的蟾津江,平沙里原野為其中最廣闊的原野,佔地廣達83萬餘坪。
2020-07-23
釜山廣域市南區神仙路303街6
由荒嶺山延伸而來的山脈沒入釜山灣形成牛岩半島,而神仙臺就位於半島的南端。這裡是最適合觀賞五六島與一望無際的大海之處,面積約4,121.707㎥。相傳因過去這裡名為「Mujedeung」的巨岩曾留有神仙及其所騎白馬的足跡,而使此地得名「神仙臺」。據說新羅末期著名詩人崔致遠也曾造訪此地遊覽。
2024-03-06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展望路181
位於太宗臺,於1906年首次亮起的燈塔,內有海洋圖書室、畫廊、觀景臺與咖啡廳等,天氣好的時候,從觀景臺上便能眺望五六島與對馬島。燈塔下方岩石上有座苦苦等待丈夫出海歸來而變成石頭的妻子像。可從太宗臺步行或搭乘太宗臺Danubi列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