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Km 2024-03-07
首爾特別市江南區三成路126街6
+82-2-777-9007
在韓國傳統料理中添加現代要素的摩登韓餐廳,可嚐到以古代皇室或貴族料理為基礎,使用當季食材與天然調味料製成的韓定食套餐,分為午間套餐與晚間套餐。曾入選2020年《米其林指南》,至少需提前一天訂位。鄰近清潭站6號出口。
1.7Km 2021-10-0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北村路41
+82-2-747-5535
被選為米其林指南的店家。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蔘雞湯。
1.7Km 2021-11-0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33街15
+82-2-708-5001
為了紀念斗山創立111年,在2007年10月1日開幕的斗山藝術中心,把從1993年開始經營的蓮崗廳擴大改建,除了音樂劇專門劇場「蓮崗廳」之外,還設立了藝術培養空間
「Space111」,以及各種設施空間「斗山畫廊」等。
「蓮崗廳」是取名自前任會長朴斗秉的號,建立而成的音樂劇專門劇場,擁有620席的座位,其舞台、照明、音響、影像等所有設備都是世界級的水準,讓觀眾能夠更深刻的體會音樂劇的魅力。
「Space111」有別於小劇場,能夠在此進行演劇、舞蹈、音樂、演唱會、電影觀賞等各種類型的公演活動,並且有許多優秀的藝術創作者活躍的從事創作活動。此外,舞台和觀眾座位是可調整的,可依據創作意圖而進行適當的調整,是培養有才華、實力的年輕藝術家的藝術培養空間。
「斗山畫廊」是開放給任何人的免費藝術空間,227㎡ 的規模,可進行各種設置美術、表演、公演等,可用不同的角度擺設各種展示作品,不只如此,還可加裝舞台和照明、音響等的設備,甚至可以進行設置美術、行為藝術、表演等公演活動。
以公演場內部為中心,從地上到地下都能夠觀看到天空的設計,內部寬廣舒適。另外為了攜帶小孩同行的父母準備了「母子席」。也體恤身心障礙觀眾,在地下3樓設計了方便進出入公演場的出入門。另外也有休息室,觀眾在表演休息時間可以多加利用。
1.7Km 2024-12-23
首爾特別市 鐘路區 紫霞門路1da街 6
+82-504-0904-2406
Stay day off是位於首爾景福宮西側村西村美食街後面的韓屋寄宿。離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步行5分鐘距離,大衆運輸便利。客房分爲正房和廂房,正房由兩間擺放標準雙人床的臥室,客廳兼廚房,兩個洗手間組成。廂房的特別之處在於視野開闊的落地窗,設有可以享受半身浴的浴缸和三溫暖設施。如果平日住兩天以上,住宿費將優惠10%。
1.7Km 2024-03-12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紫霞門路5街5
+82-2-737-7444
景福宮附近的蔘雞湯專賣店,改建數座古老韓屋,作為本館與分館使用,氣氛古色古香。蔘雞湯是將人蔘、紅棗、糯米與堅果塞入處理乾淨的幼雞肚中,再放入高湯中燉煮的傳統滋補料理,湯汁濃稠,附贈的人蔘酒則能增進食慾,基本小菜包括蘿蔔塊辛奇與白菜辛奇。
1.8Km 2021-02-24
首爾特別市中區明洞9街29
+82-2-754-1506
在明洞經營20年以上的咖啡廳。 位於首爾特別市中區的咖啡館。 招牌菜是鬆餅。
1.8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大學路1街10
+82-2-762-0593
販售各式嫩豆腐料理的店家。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海鮮嫩豆腐鍋。
1.8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紫霞門路1街42
+82-70-8749-0019
韓國美食節目經常介紹的店家。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烤肉專賣店。 招牌菜是烤韓牛。
1.8Km 2021-09-02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99
樂善齋為正面6間、側面2間、單層歇山頂的翼工式斗拱建築。原本屬於昌慶宮,直到近代才由昌德宮所管理。此建築建於憲宗12年(西元1846年),樂善齋是過去與此建築相連的錫福軒與壽康齋等三棟建築的統稱。
1.8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清路54
+82-2-735-8449
國際畫廊於1982年開幕至今一直是代表性的畫廊,提供民眾欣賞世界及有名現代藝術家作品的機會。
主要展示Helen Frankenthaler、Sam Francis、Jim Dine、Frank Stella、Robert Mangold、Anthony Caro、Cy Twombly、Edward Ruscha、Anselm Kiefer、Joseph Beuys、Bill Viola等海外有名藝術家的作品,備受媒體及民眾的矚目與好評。
國際畫廊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及其所屬的畫廊、畫商有合作,進行展示企劃,致力於挖掘有潛力的新人畫家、持續的創作支援,提供進軍世界舞臺的機會。
國際畫廊從1988年開始參加世界各個主要的美術展,並於1998年開始參加了在近代/現代美術展中最具影響力的「Art Basel」,讓原本從未購入過韓國作品的外國美術品收藏家開始注意到韓國的藝術作品,得到相當大的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