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紫霞門路4街21
+82-2-720-0667
大林美術館為大林集團所設立的美術館,其1996年原在大田所設立,直至2002年才遷移至首爾。其是以攝影的視角來分析、研究現代美術的專門美術館,並且以攝影媒體為中心舉辦各種展覽。大林美術館的館藏多為攝影作品,並且致力於挖掘具有創意以及堅持的努力不懈的美術家,幫助美術工作者們發揮創意,也擔任現代新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角色。
大林美術館座落於鄰近歷史悠久的景福宮的住宅區,並由法國建築家將原有的住家重新設計、大林產業改建為美術館後,於2002年5月底重新開館。
大林美術館的1樓設有庭園與停車場、接待處、收藏庫等,2樓與3樓則各有寬闊以及挑高設計的180坪的展示空間以及辦公室。4樓則為可容納120人的研討室與擁有良好視野的陽台,在陽台上不僅可以看見仁王山,就連在遠處的北漢山也可納入眼簾,在此可以讓遊客感受到充分的休息。此外,為了對溫度、溼度以及光線相當敏感的攝影作品,大林美術館也在館內設計上下了不少巧思,使其成為一專門美術館。
1.7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北村路5街62
+82-2-722-9024
被選為2018米其林指南的店家。 招牌菜是醬生蟹。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1.7Km 2025-03-1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32街5
+82-2-2268-3344
位於廣藏市場內的綠豆煎餅與肉丸餐廳。綠豆煎餅是將綠豆磨碎,混合辛奇、蕨菜、豬絞肉等後,壓平煎熟的食品。店家採用石磨研磨綠豆並現場油煎,金黃酥脆,風味一流,用於蘸食的獨門醬油同樣美味,還能在享用時感受傳統市場的源源活力。
1.7Km 2021-08-2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社稷路8街4
+82-2-738-1717
下酒菜很美味且氣氛很好的光化門美食餐廳。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日本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鮭魚生魚片。
1.7Km 2025-03-05
首爾特別市 鐘路區 桂洞街 52-11
+82-10-3255-1289
位於首爾鐘路區桂洞的首爾普雷斯(The Place Seoul)是韓國傳統和現代感都栩栩如生的地方。院子裏有80多年的山茱萸樹和小庭院,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景象。爲了追求綠色環保的生活,提供綠色環保的消耗品及早餐。附近的古代宮殿,國立現代美術館等主要旅遊景點和咖啡廳都很多。
1.7Km 2025-06-1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體府洞
過去被稱為禁川橋市場的美食街,於2011年被正式命名為「世宗村飲食文化街」。會被稱為「世宗村」,是因為這裡過去曾是世宗大王出生的村落。雖然這裡的地名加入了君王的名字,但實際上整條街卻是無比熱鬧的庶民街道。從被稱為禁川橋市場時起就因美食而長年有許多常客造訪的老店,以及新進駐的青年社長開設的潮流店家,都在此和諧共存,而這也是這條街的一大魅力。不論是回憶從前探訪過去美食的人,或是在社群網站搜尋並發掘熱門美食名單的人,需求都能被滿足,擁有許多選擇。隨著口耳相傳,使越來越多店家進駐,如今不只是主要街道,連各個角落的小巷內,都塞滿許多獨特的美食餐廳,使這裡成為「可挑著吃」的鐘路區代表美食街。世宗村飲食文化街的起點就位於首爾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2號出口處,交通相當便利。
1.7Km 2025-03-1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粟谷路99
仁政門為仁政殿的正門,建於太宗5年(1405年),後於壬辰倭亂時受損,於光海軍元年(1608年)重建。英祖20年(1744年)10月承政院火災時左右的行閣也一起燒毀,隔年3年再度重建。純祖3年(1803年)12月時宣政殿西行閣失火,使得仁政殿於次年12年再次重修,現在的仁政門就是當時留存的。由多包柱、歇山頂、平三門等技法中可看出朝鮮後期的建築特徵。日據時代的1910年,與周圍的建築進行了部分修改,現在外牆的前後雖然都有門,但是推斷原本只有中間柱間有門。現為三階石層為基底,並於上方立起圓柱,柱子上方栱包由昌枋與平枋相拼。梁柱頂端平柱部位則採用內二橫木、外二直木重疊的方式疊起,平柱的四個角則以雲彩的雕刻形狀塑形。宮門頂端為椽燈頂棚,屋檐為雙層屋檐,平柱靠近屋檐部份使用做丹青彩繪。仁政門左右行閣與仁政門的門扉在日據時代多改為日式風格。歷代的王多在這裡即位,包括孝宗、顯宗、肅宗、英祖等。
1.7Km 2024-03-1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紫霞門路1街24
+82-2-722-3555
將以獨門醃料熟成的豬排骨置於炭火上燒烤享用的餐廳,供應各種小菜與香濃大醬鍋,熟成得恰到好處的柔嫩豬排骨搭配冷麵同樣美味。另有豆腐火鍋、生魚片冷麵、拌飯、馬鈴薯煎餅等單點料理。
1.7Km 2025-03-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慶宮路185
世宗大王為侍奉上王太宗,而於1418年建立壽康宮,即昌慶宮的前身。而後成宗以降的朝鮮歷代君王們,為侍奉世祖的王妃貞熹皇后、德宗的王妃昭惠王后、禮宗的王妃安順王后,先後建造了明政殿、文政殿、通明殿,並命名為昌慶宮。
昌慶宮有悲痛的歷史。壬辰倭亂時曾被燒毀過,李适之亂及丙子胡亂也遭逢祝融。肅宗時仁顯王后與張禧嬪、英祖時被關在米缸冤枉而死的思悼世子等故事,皆深埋在昌慶宮的歷史洪流中。
史蹟昌慶宮在日據時代被降級為昌慶園,並做為動物園使用。為消除日帝統治陰霾,在全民族的努力下,於1987年重新找回了宮闕原有的面貌。內有弘化門、明政殿(朝鮮王朝的正殿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通明殿、養和堂、春塘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