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Km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社稷路105
+82-2-722-2934
販售韓國人喜愛的烤內臟的店家。 招牌菜是烤牛皺胃。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18.2Km 2024-03-20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1街23
+82-2-3210-2100
位於景福宮附近的葡萄酒餐廳,店名意為「極致典雅的房子」,可在建於1910年代的傳統韓屋中品嚐西方文化產物「葡萄酒」。僅供應午間與晚間套餐,可選擇搭配店內地下酒窖中的葡萄酒或自行攜帶。對面的舊韓末俄式磚塊建築Gallery dugahun展出高格調的美術作品。
18.2Km 2023-04-17
首爾特別市西大門區統一路279-24
國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紀念館的建立旨在重新審視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自主獨立和民主共和制的精神,並將其傳承給後代。臨時政府紀念館之規模為佔地3,656平方公尺(1,106坪)、建築樓地板面積97,036平方公尺(2,935坪)、展示面積共2,240平方公尺(678坪),由地下3層、地上4層之建築,內含3間常設展覽室、1間特別展覽室、Larchiveum(複合式文化空間)、象徵廣場、收藏庫、多功能廳、屋頂庭院等所組成。常設展從促成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契機之三一運動,到繼承臨時政府法律的大韓民國政府成立之歷史活動為主題,一樓特別展覽室以「還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歸來」為主題,現正進行開館特展。同時,紀念館1樓室外廣場上還設置了以「歷史的浪潮」為主題的象徵藝術牆,該作品展現了臨時政府的獨立願望和大韓民國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活力。
18.2Km 2024-04-1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桂洞街5
這是一家由1920年代的韓屋所改造而成的咖啡廳,其原封不動地保留大廳地板和院子,可以感受到韓國傳統建築之美。店內的人氣招牌為香草拿鐵,而甜點則以潘多洛黃金麵包和鹽麵包最受歡迎。onion安國附近也有著許多首爾代表性古宮,如景福宮、昌慶功、昌德宮等。
18.2Km 2023-02-1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慶宮路185
弘化門為昌慶宮的正門,正面3間、側面2間,屋頂為雙層廡殿頂。底座(長臺石)的石造基底上放了圓形奠基石,門樓下方的門是兩邊可同時開啟的板門,以方便進出。門樓的上方為設有板床的樓房,將上層樓房的板窗打開可以觀望四方。門樓上、下層的栱包(支撐屋簷的構造)為,內3出目、外2出目,和明政殿的栱包型式相近。兩者的差異僅為樑奉(將檐遮末端合而為一的構造)是否打入深處,與大樑緊緊咬合,使其接連至高柱的差別。整體架構上,高柱穿越上下層樓,下層的大樑上端是井字狀天花板,上層的大樑上端為木材外露式的椽燈天花板。屋簷為雙屋簷,屋脊兩端做成鷲頭狀,下端屋脊則各設有龍頭和雜像,而屋簷的最末端套有瓦獸。
18.2Km 2024-10-1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駱山街41
駱山(125公尺)為首爾內四山之一,是相當於左青龍的山,因地形如駝峰,又被稱為駱駝山,同時也因這一帶曾設有為宮廷供應牛奶的王室牧場,而得名
駝酪山。60年代以後,因市民公寓與密集住宅區而喪失了原有面貌,為此首爾市制定了駱山復原計劃,該計劃的一部分即是興建公園。駱山公園於2002年7月開園,如今已成為融合首爾漢陽都城與綠色森林,散發優美情趣的市民休憩空間,也是首爾最璀璨的賞夜景勝地,備受人們喜愛。
18.2Km 2021-09-02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83
Dining in Space是能一邊欣賞窗外昌德宮的風景,一邊享用法國料理的餐廳。
18.2Km 2020-08-05
首爾特別市西大門區延禧路32街51
+82-2-330-8899
位在首爾都市裡的自然休息處,又同時身兼韓國公家機關最早設立的自然博物館-西大門自然史博物館,於2003年7月10日開館。對懷抱夢想與想像的小朋友來說,這裡是體現大自然的想像,並可體驗的地方。同時亦是青少年的教育空間、居民的文化空間、家庭的休憩空間。讓所有人在都市裡也可以親近動植物,並培養對生命的愛護。
18.2Km 2023-08-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東崇街3
ARKO美術館將於2024年迎接開館50週年。1974年,在鐘路區寬勳洞德壽診所舊建築內,作為韓國文化振興藝術院轄下的美術會館正式開館。1979年,才遷至位於大學路馬羅尼矣公園內,由韓國代表建築家金壽根(1931~1986)設計而成的新建築,呈現今日的樣貌。
2005年,隨著韓國文化藝術振興院轉型為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Korea),這裡的名字也取委員會英文簡稱,改名為現在的「ARKO美術館」。ARKO美術館而後合併了在2000年開館的舊仁寺美術空間共同經營。2021年以後,在「有用 Usefulness(+) / 包容 Inclusivity(-) / 合作 Collaboration(×) / 分享 Sharing(÷)」四大經營戰略下,成為研究、創作、展示、交流活動正向循環的平臺,舉辦因應社會議題的企劃特展,或各種能生成或擴散美術分析的公共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