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Km 2024-02-20
全羅南道潭陽郡昌平面昌平縣路714-40
古老韓屋改建而成的咖啡廳,可以感受到韓國傳統之美和悠閒的氛圍。招牌餐點是親自製作的黃豆粉年糕和鬆餅一起烤成的香甜黃豆粉年糕鬆餅,可以搭配介於奶昔和拿鐵之間的義式濃縮冰咖啡。咖啡廳各處都布置著傳統小物,欣賞起來也十分有趣。
14.0Km 2020-05-19
全羅南道潭陽郡龍面
+82-61-380-2820
起源於潭陽郡龍面的龍湫峰(560 m),流經潭陽、光州、羅州、靈巖等地的榮山江,經過河口堰,為一西南方流向的河川。其最後與光州川(11.8 km)、黃龍江(45 km)、砥石川(34.5 km)、古幕院川(21.4 km)、咸平川(15 km)等支流會後,最後流入黃海。而因潮汐的影響,羅州附近的農耕地常因河川氾濫、農地侵蝕而蒙受不少損失,直至1981年12月河口堰建造完成後,感潮區域才大幅減少。
榮山江長115.5 km
流域面積 3,371 平方公里
15.1Km 2020-04-27
全羅南道潭陽郡鳳山面俛仰亭路382-11
+82-61-380-2811
全羅南道紀念物第6號的<俛仰亭>是位在全羅南道潭陽郡鳳山面祭月里山腳下的亭子,1533年由宋純(1493~1583)建造,包含李滉(1501~1570)在內的許多學者與文人曾在此討論學問。亭子為木造瓦屋,側面與左右都有木地板大廳,中央設置了房間。原貌為勉強能遮風避雨的草亭(屋頂以草或蘆葦製作的亭子),經歷過好幾次修補後才成為現在的樣子。亭子後方可以看到遠處的山脈稜線,還能將山坡底下寬廣的原野盡收眼底。宋純將此處做為吟詩作詞的地方,亭子內部刻掛著當時著名學者與詩人的詩篇。
15.9Km 2023-02-01
全羅南道和順郡白鵝面白鵝路2080
和順西酉里恐龍足跡化石產地是於1999年5月15日在考察和順溫泉區時所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主要在海南、寶城等海岸地區,這是首次在全羅南道的內陸被發現。和順西酉里恐龍足跡化石產地多為中生代白堊紀(1億年前)的肉食性恐龍(獸腳亞目),不僅觀察到有5隻以上恐龍的活動痕跡,還有肉食性恐龍在一定距離走過的長足跡,集中分布於於單一地區內。還有一隻恐龍的規則的步行了40公尺,此為世界最大規模。這裡恐龍最活躍的時代推定為中生代白堊紀的後半期(約1億年前),恐龍的種類依足跡大小20~22公分、步寬90公分來看,應該是長高4~5公尺的異特龍。
此外還有12個草食性恐龍的足跡,確定為硅化木(木化石)、植物化石及其他種類的遺物化石。它提供了可作為當時河岸植被研究的重要資料,預計對於研究草食性恐龍的食物鏈也有極大幫助。也能看出波痕(因水留下的紋路)以及裂痕(龜殼等構造痕跡,因高溫對粘土質所造成的龜裂再被沙覆蓋而成)的沉積紋理。這裡的化石中的足跡與裂痕都可分為三層,可猜測形象的時間相當久遠。
16.7Km 2023-09-21
全羅南道 羅州市 金川面 唐ga街 33-6
+82-10-4892-3473
焦點是一間位於全羅南道羅州市一個小村最深處的韓屋寄宿。這間古老的舊房經過精心改造,現在有寬敞的院子,閣樓,露天浴池,戶外火爐,客廳,廚房和寢室等設施。在閣樓裡,旅客可以泡上一杯茶,享受寧靜的時光。在露天浴池裡,則可以感受涼爽的微風和柔和的月光,放鬆身心。在院子旁的戶外火爐,旅客可以和親友共度溫馨的夜晚。
17.4Km 2021-03-04
光州廣域市光山區廣谷街133
+82-62-960-8253
西元1578年(宣祖11年),在以金繼輝為主的地方儒林的共同商議下,為紀念奇大升先生(號 高峰)的學問與德行,於光山郡飛鴉面山月里建了望川祠,以供奉高峰先生之牌位,此為月峰書院的前身。1646年(仁祖24年),書院被移至現址,並於其後的1654年(孝宗5年),獲賜「月峰」的匾額而得名。1671年在當時大臣宋時烈等人的建議下,將供奉於附近德山祠的朴祥與朴淳兩位文臣的牌位移享至書院,1673年更追加供奉了金長生與金集兩位學者。擔負供奉先賢與地方教育部分責任的月峰書院,於1868年(高宗5年)因興宣大院君的書院撤廢令而遭廢除。而後在全羅南道儒林的同心協力下,於1938年重建了規模有5間大小的冰月堂。自1972年起,先後重建了約4間大的庫直舍、1978年的外三門與約3間大的藏板閣、1980年的祠宇、1981年的內三門等建築。目前冰月堂被指定為光州廣域市紀念物第9號,藏板閣則保管了高峰先生的著作,共計474塊木板的《高峰集》。
17.4Km 2025-03-17
全羅南道和順郡白鵝面玉里街14-21
同福川上游的滄浪川邊,有約7公里長的赤壁絕景,其中又分為同福水壩上游的赤壁(Norumok赤壁)、寶山里赤壁、滄浪里赤壁、勿染赤壁四個區域。赤壁為秀麗的自然景觀,十分雄壯,令人讚嘆,在同福水壩落成前,自古以來就極為著名的名勝景點。這片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數百尺斷崖絕壁,其地名由來可追溯至1519年己卯士禍後。當時被流配到同福的崔山斗(號新齋)看到這片景色,聯想到蘇東坡的赤壁賦,所以把這裡命名為赤壁。連朝鮮末期的流浪詩人金笠(原名金炳淵),也在此停止流浪生涯,直到過世為止。
1985年同福水壩竣工,備受許多騷人墨客喜愛的Norumok赤壁因而被水淹沒,約有25公尺的範圍就此藏於水中。此外,於1807年(純祖7年)3月13日在京畿道楊州市出生的流浪詩人金笠(1863年4月29日逝世)的初墳地也曾建於此處(3年後其遺骨由次男帶回寧越安葬),而他生前在此懷念故鄉寧越的位置,如今也新建了一座望鄉亭以茲紀念。
17.9Km 2024-12-26
전라남도 담양군 담양읍 죽향대로 1121
061-381-7881
1963年以「德仁餐廳」的名稱創立,並延續了60年以上歷史的餐廳,由在肉類(烤排骨)製造領域被指定為韓國食品名人第82號的朴圭浣名人所經營。早期提供以傳統排骨為基礎的韓定食,目前則成為牛肉餅專賣店,並使用名人的獨家特製醬料所醃漬的韓牛母牛排骨。
18.1Km 2020-05-08
全羅南道潭陽郡潭陽邑竹鄉文化路35
+82-61-380-3479
潭陽為韓國唯一的竹子主產地,亦是傳統竹製民俗藝術品的生產地。為繼承竹子文化傳統和振興竹製品工藝,建立了保存、展示、販賣、體驗竹製品等綜合機能空間韓國竹子博物館。竹子博物館於1981年在潭陽邑潭州里開館,後於1998年3月12日遷移擴建至潭陽川邊里。這裡不僅展示竹製品,並交換分享竹製品生產的相關技術資訊,每年5月更配合潭陽竹子節,於慶典期間舉辦全國竹製品競技大賽。
18.3Km 2024-12-26
전라남도 담양군 죽향문화로 22
以同時提供潭陽牛肉餅和麵條而聞名的餐廳。 其特色是使用在地農產品,以及展現食材天然風味的烹調方法。如果在這裡點牛肉餅,會像西式早午餐一樣,在大盤子上同時放上牛肉餅和沙拉。混合蕎麥和潭陽竹葉自製成的麵條也有著絕佳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