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0
濟州特別自治道濟州市一周東路17
2001年6月15日開館的國立濟州博物館為考古ㆍ歷史博物館,有系統地展示、保存並研究了濟州的歷史與文化遺產。在這裡,以從濟州各地遺址中所出土的遺物與歷史性文物為中心,展示了從史前時代至朝鮮時代為止,各個時代的遺址與遺物。館中特別將耽羅文化的展示空間獨立出來,讓民眾可以更有系統地了解獨特且古老的耽羅文化,同時每年更會舉辦各種主題的特展。此外,也備有各種社會教育課程,為到訪濟州的國內外遊客能深入了解濟州土著文化的發展過程持續奉獻心力。
2022-09-29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科學路124
※ 目前採線上事前預約制
韓國第一座地質專門博物館-地質博物館
2001年開館的地質博物館,是韓國第一座綜合型地質博物館。從1981年開始的「地質調查所」,直到現在的韓國地質資源研究院,持續不段的研究事業累積了不少成果與各種地質標本。後來,以大田博覽會為契機,於研究院講堂樓內開設了小型的「地質標本館」,公開給一般民眾參觀。之後除了受到持續增加的觀光客要求,以及興起建立具體化與綜合性質的專門博物館,而˙開設了地質博物館。
地質博物館內展示有礦物、岩石與化石之類的地質標本,還準備有影像放映、演講與體驗學習等活動,為了成為地質科學大眾化的助力而努力。地質標本樓的營運,讓專家們能有有地方系統的保存標本以及地層鑽探。地質博物館的外觀是以劍龍的骨架為基礎所設計。
地質博物館館藏
地質博物館內擁有岩石、化石與礦物等5,000多件館藏,礦物2232件、岩石291件、化石1231件等,總共3745件的地質標本。 另外還備有影像播放、演講,以及體驗學習等活動,為了讓地質科學更為大眾化而努力。地質標本樓的營運,讓專家們能有有地方系統的保存標本以及地層鑽探。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益山市王宮面湖畔路8
+82-63-859-4641~3
益山的驕傲-寶石博物館
自古以來益山就以寶石聞名,為了傳承這個屬於益山的地區性特色,寶石博物館應運而生。寶石博物館建於佔地廣達141,990㎡的王宮寶石主題旅遊區內,以活用百濟文化遺跡與寶石之美的觀光資源為目標,收藏有11萬餘件以上的珍貴寶石原石等,是具世界級水準的博物館。
另外,在能一次掌握地質年代歷史的化石展示館中,依照年代分別展示各種化石與翼龍、蛇頸龍、實物大小的恐龍骨架等,讓青少年可以遨遊在想像的世界裡。
寶石博物館由寶石博物館與化石展示館、體驗館等組成,各自規模分別為寶石博物館6,214㎡(地下1層、地上2層)、化石展示館932㎡(地下1層、地上2層)、體驗館574㎡(地下1層、地上2層)。
寶石博物館的體驗活動
每個週末寶石博物館都會提供遊客貴金屬寶石的相關體驗學習機會,課程期間為除了冬季以外的3月~11月,於益山寶石博物館2樓的藝廊進行。透過體驗活動,可以製作運用琺瑯工藝技法的銀飾品、串寶石(手機吊飾、項鍊)、製作銀戒指等,能製造專屬自己的寶石飾品。
※ 開館日 : 2002年5月22日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益山市金馬面彌勒寺址路362
國立益山博物館位於韓國三國時代最大的佛寺彌勒寺址(史蹟第150號)的西南方。彌勒寺址於1980~1996年間歷經長久的發掘調查,出土了自三國時代至朝鮮時代的19,000多件文物。為了妥善保存並展出這些文物,設立了全羅北道道立展示館,於1997年開館。2009年1月,在進行彌勒寺址石塔(國寶第11號)拆解修復工程時,出土了1,100多件的舍利莊嚴具。2015年7月,彌勒寺址被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了重新展現彌勒寺址與益山地區的歷史價值,於2015年12月,將道立展示館改名為國立彌勒寺址遺物展示館。2019年2月,則正式更名為國立益山博物館。在館內的歷史文化室與建築文化室內,展出了呈現彌勒寺創建與變遷過程的各種收藏品。其中歷史文化室展出了包含舍利莊嚴具在內的佛教工藝品,能依時代一覽寺院的生活面貌。而建築文化室則展出自百濟泗沘時期至朝鮮時代的屋瓦等建材。
2020-06-30
光州廣域市北區雪竹路477
+82-62-410-6642
說到南道,就會想起鄉土飲食與音樂,還有從以前流傳下來的美麗傳統。每一個鄉的傳統飲食比比皆是,並堅持著傳統血脈。這是因為忠孝為根本的種子依然活著的緣故,世界上也找不到其他像南道一樣的故鄉。南道鄉土飲食博物館是為了保存、開發南道專有的味道,以及背負南道人氣息的鄉土飲食所建立的博物館。
主要設施有與南道鄉土飲食相關的飲食購買、訂購的博物館商店,以及與鄉土飲食相關的企劃展示與舉辦各類文化藝術範疇展覽的企劃展覽室,還有介紹南道地方鄉土飲食的南道鄉土飲食常設展示廳,介紹博物館設施及可以看到各種宣傳影像的博物館影音室。可以一次看遍包含文鄕、義鄕、藝鄕等湖南文化的湖南文化資料展示館,另外還有舉辦各種文化藝術範疇專門講座與會議的多功能研討室等。
博物館還開設傳統飲食講座,提供與飲食文化接觸的機會。同時經營湖南文化資料展示館,除了緬懷為了國家的先人靈魂外,還帶著湖南人的驕傲與自豪。傳統飲食講座有拜婆禮與貢獻、糕與韓果的初高級鄉土課程,還會舉辦兒童體驗、一般人體驗、週末體驗等製作傳統飲食的體驗活動,並邀請各領域的專家來為大家授課。
* 博物館建築特徵 *
博物館建築物為了配合飲食博物館的主題,而建造成年糕的樣子,除此之外還以茶點桌的狹長四角型與象徵光州的無等山立石帶為基礎概念設計而成。建築物的牆壁以五方色(青白赤黑黃)裝飾,五方色代表方位、季節、臟器、味道、情感、思想等意義。五方色與茶點桌、無等山立石帶等相互結合下,形成了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建築物。
2024-04-06
全北特別自治道井邑市德川面東學路742
1894年,全琫準、金開南、孫華仲等與數萬的無名東學農民軍們,舉著反腐敗、反封建、反外勢的旗幟起義。在全州監營破格的大敗官兵獲得最初的勝利,古阜民亂轉而成為東學農民革命,因此選擇在這個決定性重要的聖地建造紀念與追思的空間。這裡有歷史上最初的農民起義塔-甲午東學革命紀念塔,以及負責與東學農民革命相關教育、活動的教育館。
2020-07-07
慶尚南道昌原市鎮海區中原路1
+82-55-549-1082
海軍士官學校於1946年1月17日創立以後,一直收集有關忠武公李舜臣的文獻資料。為了展示這些文獻資料,在校內圖書館臨時設立了文獻展示室。之後於開校30週年1976年1月17日時,設立了海軍士官學校博物館。當時展示有關忠武公李舜臣文獻的展示室還沒有過分擴張,只不過是借了海軍士官學校圖書館的一部份,大約一間辦公室大小而已。之後,博物館於1980年1月31日依照忠武公李舜臣創造的龜甲船實際大小復原製造,並展示於海軍士官學校貴賓碼頭海上。1981年2月23日於海峽半島現在位置新建了獨立的博物館建築,1990年4月28日擴建為現貌。
2021-06-15
慶尚南道昌原市鎮海區天子路101
能源展示館位於能源主題樂園──能源環境科學公園內,以鐵骨架建造的帆船造型與周邊海洋景觀十分協調。能源展示館由體驗空間與說明替代能源原理與作用的展示館所組成,也是太陽能發電所,以遊客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風力與太陽能原理,以及綠色再生能源的活用。此外,也備有應用未來能源的體驗空間。
2020-04-03
首爾特別市中區小波路138
+82-2-758-2150
位於首爾明洞的「南山藝術中心」讓文化透過藝術成長,觀眾們可以在此可欣賞到新鮮的表演文化、高水準表演藝術作品。這裡亦是首爾市民藝術教育及體驗的複合性文化空間。
將陳舊的南山電視劇中心重新裝潢後,2009年6月重新開館的南山藝術中心成為名符其實的創作空間,可從周邊的景觀或建築設計感受到其藝術氣息。
南山藝術中心分為專門表演場與藝術教育館。專門表演場「劇場中心」是以國內外優秀現代話劇為中心,營運的未來型表演藝術空間。480席的表演場中,進行著表演藝術節「慶典之場」與各種現代話劇表演、學術活動、甄選等表演相關活動。此外,在「藝術教育館」裡,可透過學習與享受文化藝術來獲得成長,讓市民們感受人生的另一種樂趣,並漸漸愛上文化與藝術。
2024-04-06
全北特別自治道金堤市扶粱面碧骨堤路442
曾是韓國最大也最佳的水利設施(水庫)的碧骨堤(史蹟),目前園區內僅留存有堤防與5座水門中的1座。碧堤骨農耕博物館內展有與種稻相關的文物250多件,園區內還設有能直接體驗水利設施的體驗場。